晋城市境内蜿蜒着611公里的能源“大动脉”——这里是全省油气长输管道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守护管道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十四五”期间,市能源局坚决扛起管道保护责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为准绳,围绕“保供应、保安全”核心使命,构建起“制度完善、排查精准、防控智能”的三维防护体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织密责任网络,筑牢制度防线
管道保护,制度先行。面对管道占压清理、第三方施工管控等复杂挑战,我市率先在责任体系上破题。责任闭环化: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县区属地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无缝衔接。先后出台晋城市油气长输管道《网格化管理体系工作方案》《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安全生产风险会商研判机制》和《关于加强全市油气长输管道巡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框架。管理规范化:针对第三方施工这一重大风险源,率先制定晋城市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与安全保护管理手册》和《新建不能满足管道保护要求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防护方案》办事指南,明晰许可流程,为防范施工损坏提供标准化操作模板,让管道保护“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攻坚顽瘴痼疾,坚决整治隐患
秉持“隐患不整改视同事故”理念,按照“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改彻底”要求,以雷霆之势开展专项整治,全力破解管道保护痛点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01亿元,排查整改管道保护问题隐患1806项,协调解决管道外部占压及安全间距不足隐患28处、城镇燃气管道下穿铁路隐患27处,更新设备402台,更换管道18公里。实践中,坚持分类施策,对共性问题集中攻坚、个性问题精准处置、难点问题合力破解;紧盯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要管段、关键环节,强化督查帮扶,对问题集中区域实施蹲点跟踪;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排查隐患,借助行业专家力量提升专业管理水平,确保整治工作提质增效。
智慧赋能守护,打造防护标杆
推动管道保护从“人防”向“技防”转型升级。能力建设提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管道会议,分享前沿成果、交流实践经验,两篇论文被收录至第九届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邀请业内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持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智慧管廊示范:支持国家管网西北公司山西输油气分公司投入1128万元,在沁水柿园村、阳城大宁村两段管道开展“精品化管廊带”创建示范工程,形成多维评价、全时监控预判的“空天地”一体化巡护新模式。依托无人机、智能摄像头与光纤预警等技术手段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显著提升管道风险全要素感知与动态管控能力。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市能源局将推动管道保护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从隐患整治向风险预警转变,从常规巡护向智能监测转变,从部门管理向社会共治转变。通过持续推进高后果区精准识别、管道本体精准检测、外部风险精准防控,全力守护这条维系能源安全的“生命线”,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
来源:油气发展科 原晋峰
审核:宋文栋
责编:李娜

.png)